This is default featured slide 1 title

Go to Blogger edit html and find these sentences.Now replace these sentences with your own descriptions.

2012年7月30日星期一

解構資訊科技業

解構資訊科技業 「每張書桌上及每個家庭裏都有一部電腦」(A computer on every desk and in every home) ─ 過去廿多年間,這個微軟成立初期的夢想逐漸成為活生生的現實。隨後資訊科技業一度非常蓬勃,猶記得2000年前後資訊科技業興旺的日子,那時候如果讓別人知道你是「IT人」,總會惹來艷羨的目光。「IT人」像與「人工高」、「有前途」、「揾工容易」等形容詞畫上等號。前兩年資訊科技泡沫爆破,加上「911」事件,令身邊不少IT人慨嘆揾工艱難,甚至嗟歎「IT已是夕陽行業」,但事實又是否真的如此? 高低級員工 薪酬受影響 InfoTech在香港從事資訊科技人才招聘十多年,董事譚國翹承認去年資訊科技業確實經歷很大的衝擊,尤其在「911」事件以後,行內招聘情況減慢了不少,從業員平均薪酬也相應調低。 譚國翹認為,資訊科技從業員大致上可分為高層、中層和低層員工。高層員工包括項目經理或以上職位,平均年薪約為港幣60萬元或以上;低層員工年薪約為港幣20萬元或以下,職位包括分析程式員及對下職位;其他的則歸納為中層員工。「在減薪和裁員兩方面,最受影響的是高層及低層員工。他們薪酬水平比去年平均下降了20%。中層員工薪酬也下降了超過10%」究其原因,譚國翹相信因為低層員員工經驗較少,年資短,以效率來說不及中層員工,所以競爭力也不及他們。而高層員工薪酬高,機構要減薪或裁員,通常會先向他們動手。 預期第四季轉佳 聽落很令人氣餒,不過譚國翹卻肯定資訊科技業有復甦的一天。「資訊科技業一向與大部份行業同步發展,甚受大市氣氛影響。隨著經濟的發展,某些行業工序可能會被淘汰,但資訊科技卻不會,所以行業復甦是必然的事,問題只在於快或慢。」至於今年,預計承接去年走勢,頭兩年業界招聘情況將持續表現一般。但許多經濟評論員看好第三、四季的整體經濟走勢,所以預期資訊科技業表現也將於第四季轉佳。 論外判工作 談到未來業界最吃香的人才,譚國翹認為非項目經理(Project...

IT人才供求失調

IT人才供求失調 (Quoted Career Times, Career Resources IT & Telecom, 7 June 2011) 早前Google香港發表有關互聯網對香港經濟活力的貢獻的研究報告,再一次肯定香港為世界領先數碼城市的地位。報告亦指出,香港的互聯網經濟發展,佔2009年香港本地生產總值5.9%,即約960億港元,預料至2015年增長至7%,即1,460億港元。 事實上,現時香港資訊科技人才需求不僅來自資訊科技業,其他行業的人力資源需求同樣迫在眉睫。主要商業例如銀行、物流、航空及製造業,均須要高端資訊科技的支援,致使IT業內個別工種,由硬件供應至軟件開發和支援及顧問服務;以至數據管理、系統分析及設計等,皆出現人才缺口,就算政府輸入內地及海外專才,或者本地人才從海外回流,亦難以應付。 資訊科技服務(香港)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譚國翹指出,香港IT人力市場最缺乏熱門技術和具有一定經驗的管理人才。他補充:「在大中華區內,香港是一個英文主導的IT市場;由IT系統的顯示介面,到系統說明書、IT人才的學歷、經驗,甚至職位名稱、job description和績效考評,統共都是以英文為主的。」 此外,因為香港IT行業當前的知識與技術潮流緊跟歐美國家大趨勢,所以他相信本地的IT人才在汲取西方IT技術方面擁有明顯的優勢。 IT人當然希望加入Yahoo、Google、MSN等跨國企業,其次就是為銀行或政府效力。譚國翹認為,有較大型lT團隊的企業,或者本地主要金融機構、銀行,會在IT招聘上佔優。 他解釋:「與其他國際或大中華地區比較,目前香港較優秀的IT人才大多為金融服務業的項目總監或經理、資訊安全主管、大型企業lT團隊的chief...

目前具雲端技術應用經驗的人才相當搶手

目前具雲端技術應用經驗的人才相當搶手 (節錄自 ITPro Magazine 第 54 期,2011年9月號) 職場上的風吹草動,人事顧問公司肯定比任何人更清楚,也比任何人察覺得早。有廿多年IT行業獵頭和人才服務經驗的公司就留意到,除一向大量招聘IT人才的香港金融企業外,各行各業也陸續開始搶人,其中尤以智能手機相關和資訊保安兩大工種特別渴才。 雲端未帶來即時影響 「無可否認若從長線來說,雲端技術普及必對本地IT就業帶來影響。但雲端技術短期而言不僅未有令職場減少IT人手,反而更增加了企業IT人手需求。」資訊科技獵頭和人才服務機構InfoTech的譚國翹解釋:「由於市場普遍對雲端技術認識未深,在應用時會有不少問題浮現,通曉雲端技術的技術支援人員和技術專家就大派用場,故目前具雲端技術應用經驗的人才相當搶手。」 譚國翹指香港個人資料私穩方面的法例成熟,也許影響到機構全面雲端化步伐。即使會部署「私人雲」也不會把客戶個人資料、企業機密等敏感資料完全放到「私人雲」上,故必會出現「一半在雲、一半在地」情況,故毋須擔心減少人手。企業部署雲端化亦會影響人力調配,會由著重數量轉為著重質量。企業在成功使用雲端服務後也許會減少人手,但僱主對技術要求卻更高,IT人必須具備雲端應用相關經驗,以應付接踵而至技術問題。 譚氏補充,資訊保安也是目前最吃香IT工種。在雲端化和流動辦公日益普及下,企業資訊容易暴露在危機中,加上各種針對企業的網絡攻擊日增,故企業對具資訊保安經驗的專才有渴求。「很多公司以前只重視...

System Analyst

系統分析員 - 程式組首腦早兩期介紹過programmer與Analyst Programmer負責了大部份的程式編寫工作,而今次的主角 -- 系統分析員(System Analyst)則主要負責帶領程式組(Programming Team),執行決策性工作。 僱主要求系統分析員能夠瞭解個別行業的業務運作及工作流程,這可以透過分析客戶要求而達到。清楚瞭解運作模式以後,系統分析員便要著手設計/改善電腦應用系統,向下屬提出編寫程式命令。入職要求及起薪點人力資源贊問公司InfoTech Services(Hong Kong) Ltd的發言人譚國翹(Edwin Tam)指出,系統分析員一般需要五年資訊科技業的工作經驗,當中要包括最少一年分析系統經驗,起薪點約$24,000-$31,000。合約職位的薪金比正常職位高約20-40%。系統分析員需認識不同的電腦語言、發展工具、電子商貿工具及數據庫等。管理知識和專業知識除熟習電腦語言外,系統分析員最好擅長管理財政及人力資源。理想的系統分析人才需具敏銳的商業觸覺,良好的溝通能力、分析力、人際關係技巧、領導才能、創意,當然還要做事勤奮。要對特定行業有深入認識,系統分析員的穩定性十分重要,因此能夠在某職位或某行業長期工作便勝於常常跳槽。在任職行業內考得專業資格有助提高身價,例如保險業的系統分析員最好通過LOMA試...

2012年6月30日星期六

中大財務教授王澤基﹕現持「磚頭」 低回報高風險

明報 – 2012年6月28日星期四上午5:27 【明報專訊】理性的投資決策,必要考慮回報與風險,曾任巴克萊、瑞銀、高盛及大摩等國際投資銀行高層、現為香港中文大學財務專業應用教授的王澤基就認為,現在持有「磚頭」,絕對是屬於低回報和高風險的不理性投資行為。他更身體力行,不單繼續租樓住,更成功說服兄弟及父親出售自住物業。王澤基指出,一般人買樓,往往混淆了自用和投資的需要,純自用太個人化,不容易說對與錯,但若然有投資成分,就必然要計算好回報與風險,才是理性。他以現時租住的奧運站一帶的一個約1900呎複式單位為例,市值2000多萬元,月租約4.3萬元,表面看回報率有約2厘,但若扣除業主每月要支付的管理費、差餉、維修,以及建築折舊,實際回報率只有約1厘或更低。若以此類比於股票的市盈率,便高達100倍,即往後如租金停留在現水平,業主現時持有「磚頭」,便等同要100年才可「回本」,「一般正常投資,絕不會買入市盈率高達100倍的股票!」收租要100年才回本 賣樓誘因大他進一步以財務投資角度分析,要衡量投資的回報與風險比率是否合理,一般會以其他低風險(或接近零風險)投資工具的回報作比較。「比方說,如港人知道渠道,在內地銀行進行港幣定存,年息率可高達3.1厘,人民幣定存則為5.25厘,兩者風險都不大,相比投資物業僅有約1厘的實質租金回報,等同每年『倒蝕』4.25厘(人民幣收息減去收租實質回報),若以5年期計,則期內除非樓價再升2成,否則便等同蝕了!」他又指出,一個普通家庭,數年前買入一間400萬元物業,現已升值至800萬元,現時賣樓可獲利400萬元,若以該家庭每月可儲1.5萬元計,然則400萬元的利潤,已等同其20多年的積蓄,賣樓的誘因極大。樓價或因投機續升...

2012年6月10日星期日

為寫Apps棄筍工

4位香港大學畢業生看好手機Apps市場,為了把他們的念頭寫成Apps,決定自組公司。創業近1年,4人說已賺到未來1年的租金,回想創業過程,有人為寫Apps放棄銀行和大型電腦公司筍工,也試過替搭檔 公司「白做」。創業成功的他們,勉勵年輕人要追求夢想,不要向錢看。 去年於港大電腦科學系畢業的朱世耀、蔡澤榕、黃澤鐮,加上前年工商管理系畢業的汪忠耀,共同創立了一間寫手機Apps的公司。 汪忠耀創業前於銀行工作,月入3萬元,但為了加入其他3人創立公司,毅然辭去銀行工作,他說現在的工作令他「每朝起身都好想返工」。朱世耀畢業後,也取得電腦公司的工作機會,但決定放棄,因不想錯失跟自己搭檔得很好的人。 4人表示,開設公司從零成本開始,靠每人自己接工作儲錢,才能搬到一間約200多呎的辦公室。他們興奮地表示,已經賺到未來1年的租金,更將聘請同校師弟到公司實習。 構思設外賣Apps他們說,曾試過跟其他公司合作,4人付出人力物力寫好了Apps,但跟對方公司內部爭拗而拆夥,基於合約,寫好了的Apps不能推出市場。他們笑言這是創業以來「最傷」的情況。 他們表示,最希望寫一個外賣Apps,因以前住大學宿舍叫外賣,經常要問周圍的同學,把訂單集合一起才能送外賣。他們想外賣Apps能自動把訂單集合在一起,但礙於公...

壹週刊 - 1131 - 壹盤生意 椰汁大王 不死之謎

壹週刊 - 1131 - 壹盤生意 椰汁大王 不死之謎 椰汁大王黃志強(右)在弼街由賣椰汁做起,到現在一條街租了四個鋪位賣小食、番薯和椰汁,眼見行家猶如車輪轉,他慶幸自己仍可以屹立不倒。 壹盤生意 椰汁大王 不死之謎2011年11月10日旺角登打士街、太子弼街、水渠道一帶以及荃灣路德圍這幾條小食街,除了出名人流多,更出名租貴,但每每有不少敢死隊為了一嘗成功滋味,冒死進駐。 其中一人就是四十一歲的椰汁大王黃志強(強哥),以上所述的地方,總有他的足跡。本刊○八年曾訪問強哥,當時「椰汁大王」只有四間分店,月賺十八萬元。隨着台式珍珠奶茶熱潮出現,「椰汁大王」頓時被客人打入冷宮,門外總是冷冷清清,雖已開了七間分店,但只賺得九萬元。不過,強哥的生命力猶如曱甴般頑強,不但企硬不死,兩年前還在弼街及路德圍的椰汁大王店旁邊開設「旦王」賣酸辣粉,及「大蕃薯」賣台式煨番薯。密食當三番,每月多賺八萬元,亦令椰汁生意有起息。 上週五,甫踏入六時,弼街就出現了一陣人潮,穿着橙色制服的強哥大嗌:「下一位,你酸辣粉要幾辣呀?食唔食得辣先?我哋有勁大中小微辣,唔食得就唔辣都得,十五蚊吖,唔該。」說完,強哥一邊密密把辣椒碎、醋、芫荽和榨菜等十多種配料加在酸辣粉上,並放到紅色紙碗中。客人接過後,就自動自覺走進「旦王」旁邊鋪中站着吃。按記者觀察,單是六時至六時半這半小時間,「旦王」已售出三十二碗酸辣粉。 「旦王」的旁邊是「大蕃薯」,亦是由強哥開設。齋賣台灣入口番薯,八元一百克,番薯每件約二十多元,價錢較街邊的普通番薯貴,故人流相對較少,因此強哥沒有安排固定店員站台。無論是「椰汁大王」或「旦王」的員工,每當見到有客人在「大蕃薯」門口等待時,便會自動補位。 放大圖片 放大圖片 img...

2012年6月6日星期三

壹週刊 - 1124 - 壹盤生意 iPhone apps掘金方程式

Silver眼見 iPhone apps入行門檻愈來愈低,故轉型推出手機廣告平台 Leaf Walker,上週四推出市場,他希望藉此在年底前賺到一百萬。 壹盤生意 iPhone apps掘金方程式 2011年09月22日 今年廿八歲的余泳峰( Silver)畢業於中大互聯網工程系。大學一年級時受《窮爸爸,富爸爸》啟發,矢志做個發達生意人,自此努力不懈掘金。人家上堂時,他卻連走幾場幫人補習至凌晨;畢業後,任職電話會議服務推銷員的他,為了促成生意,每天早上七、八時在目標公司門口等待老闆出現,等足半個月;為了建立一個法律搜尋器,加入同是提供法律文件搜尋的公司 LexisNexis做臥底取經。半年前, Silver成立 Izense替客戶寫網頁、手機應用程式( applications,簡稱 apps),月賺十三萬。但他仍未滿足,上週四推出廣告平台—— Leaf Walker免費 iPhone app,希望在年底前帶來人生第一個一百萬。本刊找來其同行大哥,推出手機廣告平台...

o靚模 揸fit人 月賺 百萬

o靚模熱爆動漫節,過去一星期,佔據新聞娛樂頭條的,不是十三歲少男熊抱人形攬枕,就是o靚模咪眼嘟嘴豪歎冰凍雪糕,衞道之士口誅筆伐,只是為這個瞄準高消費宅男的新興市場,火上加油。人人瞄準o靚模這隻「超級金蛋」。打造周秀娜成為o靚模女王的金牌搞手鄺君賢,單計大賣的寫真集及出位精品,月賺百萬,冠絕同行。 「我唔鍾意影明星,日日睇電視都見到,無咩特別,o靚模唔同,有樣有身材呀,個個二十五歲以下先至好!」四十歲的「龍友」梁先生,去年開始迷上影o靚模,今年動漫節、書展出現「o靚模群星會」,不惜請假「追o靚」,帶備「長短火」入場,一時把鏡頭由少女腿部向上「低炒」,一時又對正o靚模纖腰胸部,拍了過千張相片,人氣o靚模周秀娜、Lavina、Rainbow、Kama等,全部成為他的「囊中物」,他更不諱言每晚睡前都要看幾遍,「我老婆唔理,影相啫,佢管唔到咁多。」他說。o靚模亦成功虜獲一眾電車男的心,戴紅色cap帽的周先生,背囊袋住一筒周秀娜三點式bikini趴地poster,上週五一見周秀娜出場,立即不理危險爬上圍欄大聲呼叫:「Chrissie!我鍾意周秀娜,個個行開。」他說自從看了周秀娜火辣寫真後,已奉她為女神,他的願望,就是「希望將來女朋友似佢咁靚咁好身材!」 金牌經理人憑食雪糕同刷牙的挑逗造型出位的周秀娜,成為動漫人氣最強,七百個人形攬枕,搶購一空,成為全港電車男恩物,周秀娜大賺一筆買新樓,而打造她的模特兒公司「環球狂熱」,更加一戰成名,揸fit人鄺君賢(Roy),飲得杯落,「啲貨咁好賣我哋都好意外,我哋唔係要挑戰大眾嘅道德底線,邊有咁高深呀老友,純粹一盤生意,我哋做過市場調查,性感包裝嘅年輕靚女,喜愛上網同動畫嘅宅男最鍾意。」記者計過,以阿Roy旗下最賺錢的周秀娜為例,寫真集訂價九十八元,短短一星期連印兩版,售出三萬一千本,攬枕及...

【壹盤生意】生果鋪八年無休成功上位(節錄)

【壹盤生意】生果鋪八年無休成功上位(節錄) 四十五歲的 Daisy(方蘭卿),二十八歲離婚自立,曾經歷三個月轉一次工,及睡到日上三竿的日子。八年前開始學做生意,頂手九龍城一間連閣樓水果檔搬竇兼創業。 初期「源興水菓專門店」只是一百呎的地攤鋪,賣十元三個蘋果。斯斯文文、缺乏經驗的Daisy,隻身去果欄入貨時常被欺負,貨品被欄商偷龍轉鳳,又被揶揄應轉行。但她不服輸,每天只睡兩三小時也要捱過去。後來Daisy更得到男友麥子宏(三十七歲)辭職過來幫手,兩人分別負責看鋪和入貨。子宏積極跟果欄的老行尊建立良好關係,向他們請教入貨技巧。子宏每晚八時半便來到果欄,快人一步認投新鮮運到的揀手貨。 憑著口碑和好的人緣,他們找到一間日本水果供應商,獨家引入各種特色新產品,例如乒乓球般大的紅寶石提子,及作為鋪面生招牌的二百磅日本北海道巨型南瓜等。為了促銷及減少損失,他們一方面用日本訂購的精美物料包裝水果,一方面將賣剩的水果搾汁及製成雜果乾出售。 為擴充鋪面,兩人趁隔壁的豬肉檔約滿,便把它租下來,花近百萬裝修,包括安裝冷氣及多支外牆射燈。侯王道有最少四間日本水果店,儼如「水果街」,吸引很多跨區客幫襯。雖然競爭激烈,但他們的鋪位處於十字路口交界,是汽車駛進來的第一間鋪,佔盡地利,今年生意更上升不止一倍,証明子宏當初的堅持沒有白費。「源興」漸漸轉型為高級日本水果店,鋪頭足有四百呎,每天廿四小時營業,年中無休。 由於深明賣水果的利潤不高,又受旺淡季限制,「源興」今年首次跟團購網「uBuyiBuy」合作賣平價大閘蟹,反應熱烈,雖然只能收回成本價,但客人取貨時會順道買水果,可謂名利雙收。近年他們跟友人合資開有機菜店和韓國食品雜貨店,希望汲取經驗,將來把水果店升格為小型超級市場。 開業資料(...

一盤生意 正生 校監 林希聖

先說日本近代史上一宗大事:一九七二年二月,連合赤軍五名成員逃避警方追捕,跑到長野縣輕井澤町淺間山莊,脅持山莊管理人的妻子。第十日,警察用吊臂大鐵球擊毀山莊,殺入屋救出人質,拘捕所有赤軍,其中一人的父親在家自殺謝罪。淺間山莊事件中,兩名警察、一名平民被赤軍殺死,十六名警察及記者受傷,有人永久失明。事件拍成電影,役所廣司主演。後來政府重建山莊,去年易手,買主就是香港正生書院。 受爭議的學校,買下受爭議的物業。當年NHK電視台全程直播,錄得90%收視率,歷來最高,「當時新聞日日播,大單過正生(遷入梅窩事件)!」正生會創辦人、正生書院校監林希聖說。林校監五十五歲,開過室內設計公司,當過老闆;後來成立正生會,也用營商手法運作,專執平貨。去年淺間山莊放盤,大割引只售一千四百八十萬日圓(約一百二十萬港元),「日本人避忌死人屋,其實裡面無死過人。」本來已是激安の筍盤,也只有林希聖這粒搾不出油的癟芝麻,說中國人不喜歡四四聲,「佢死蠢又信,終於千三萬成交(約一百萬港元)。如果佢係中國人,就叫價一千三...